Back to Blog

產品開發筆記

#工程師的一天 / 兩周

  • Sprint Planning - 0.5 day
  • 開發 + Daily Standup - 7.5 day
  • 部署 - 1 day
  • Sprint demo + Sprint retrospective - 1 day

#工程師怎麼知道要做什麼

PM 會告訴你 XDD

#一個需求是怎麼產生的

  1. stakeholder 提出需求
  2. PM 開始撰寫 spec => 功能
  3. 畫 wireframe
  4. 交給 designer 產生 mockup => 畫面
  5. 交給工程師開工

功能 + 畫面 = 工程師的工作

#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 產品需求文件

#Product Specifications 產品規格書

規格盡可能與功能一致,工程師照規格做,有功能調整需請 PM 更新

#User Story 使用者故事

Task 任務 = Card 卡片 = Ticket 票 = Issue 問題

管理系統如 Jira

#軟體開發方法論

#Waterfall 瀑布流

從頭到下,比較不適合有新功能增加

#Agile 敏捷

快速迭代、循環

協助開發實作敏捷方法論的產品

  1. Kanban

  2. Scrum

    角色:

    • Product Owner: 產品所有權、決定權(PM)
    • ScrumMaster: 協助 Scrum 進行(通常團隊不一定有,或可能 PM 兼)
    • Team: 執行者

    與 Kanban 主要差異在 Scrum 有固定的 Sprint(衝刺)

協助做 retro 的工具:reetro.io

#做完會部署到哪裡

  1. local 環境(本機)
  2. development 環境(dev)
  3. staging 環境 / qa 環境(對外看不到的 production 環境,用來測試)
  4. production 環境

每個環境是不同 Server

#QA 會怎麼測試

QA 只管功能出來有沒有錯

#SIT 系統整合測試 (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)

只測試功能是否正確

#UAT 使用者可用性測試 (User Acceptance Testing)

#怎麼樣算是完成

想了解更多產品相關的知識,可以參考:做產品真是哭夭難! — Marty Cagan 演講 70 分鐘中文逐字翻譯(附贈 YouTube 錄影)